天津工业职业学院主站(手机版)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图片新闻>>正文

双工破壁 共筑未来:津门首创职普融通“立交桥”新范式


当前日期:2025-07-04  点击率:

7月1日,天津工业大学与我校职普融通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天津工业大学会议中心第七会议室隆重举行。市教育两委民办教育管理处处长缪楠、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姜勇、副校长林立刚出席会议,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汪坪、校长杨理连、副校长张秀芳出席会议,两校相关院系、职能部门、师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会议由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李鑫主持。

双工两校职普融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两校突破传统教育壁垒,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为原则,正式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并联合揭牌“现代工匠班”与“工程实践创新班”,标志着天津市首个深度整合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的创新培养模式落地生根,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人才新动能。

一、双工破壁:构建“三链融合”育人新生态

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姜勇在致辞中强调,职普融通是打破教育类型壁垒、构建多元育人体系的关键路径。我校将依托实训资源、校企合作资源,与天津工业大学的“双一流”学科优势形成深度互补,共同培养“品高学优、工勤业精”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姜勇致辞

我院校长杨理连指出,双方将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组教学团队、共研课程标准、共享科研成果”,打造“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育人生态,实现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校长杨理连致辞

二、创新范式:“1+N+1”进阶体系贯通成才路径

合作首创“1+N+1”三段进阶式贯通培养体系:首阶段筑基:两校分头夯实通识教育与专业理论;中期多维耦合:依托工大科研平台与工职院实景化产线,实现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训基地等N维度深度融合;末段实战认证:完成企业真实项目训练与高级职业认证,淬炼“工程师思维+工匠手艺”复合能力。

该模式首次实现学分互认、证书互通、师资共享全链条融合,为人才成长搭建“立交桥”。

三、资源共生:打造国家级平台集群

双工两校将共建三大核心阵地:共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慧钢铁冶金集控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共建“双师四能型”教师培训基地(双师:理论+实践;四能:教学、研发、工程、创新);拓展国际合作:联合参与“一带一路”技术援建、鲁班工坊项目,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产教融合国际影响力。

四、服务区域: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

此次合作是落实国家职教改革的标杆实践,是职普融通的生动范例,为京津冀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助于打破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教育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双工两校在国际合作方面的拓展,也将为京津冀地区的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提升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两校的副校长林立刚、张秀芳代表双方院校为“现代工匠班”和“工程实践创新班”揭牌。这标志着我市首个深度整合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的创新培养模式正式落地。

“现代工匠班”和“工程实践创新班”揭牌仪式

天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姜亚明表示,双方将共拓海外实习通道,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工匠。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教务部部长谭起兵指出,项目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天津重点产业,每年定向输送数百名“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天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姜亚明和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教务部部长谭起兵分别做主旨报告

此次战略合作获7月1日《天津新闻》的专题报道,彰显其作为职普融通生动实践、教育协同创新样本的示范价值。我校将以此为起点,与天津工业大学合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借助职普融通的战略合作,共同培育学生具备工程师的严密逻辑和工匠的高超技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点燃人才引擎。

供稿:教务部

下一条:驭风而上 聚智京津冀|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成功举办“京津冀职业教育‘低空经济+’发展合作论坛”

关闭